模具的真空退火,模具(模块)的真空退火易实现无氧化、无脱碳的热处理,有利于提高模具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,缩短工艺周期,模具表面可达到光亮,显微组织均匀一致。普通真空退火工艺是H13(4Cr5MoSiV1)钢模块普通真空退火工艺。模具退火采用真空炉(如WZT系列单室真空炉,极限真空度0.1Pa),将模块以60℃/h的速度缓慢加热到870℃,视模块有效尺寸决定保持时间(2~4h),也可以待到温后保持0.8min/mm。保温阶段压力控制在0.1~10Pa。冷却时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炉冷,当温度低于500℃时,可充入1×105Pa的高纯度N2或高纯度N2与其他还原性气体(如H2)的混合气进行冷却,以确保模块表面无氧化、不着色。经退火后的模块硬度<235HBW,组织为珠光体+均匀分布的粒状碳化物。真空热处理可去掉工件表面的磷屑,并有脱脂除气等作用,从而达到表面光亮净化的效果。双介质中性淬火价格
渗碳后常采的热处理方法:1)高温回火+淬火+低温回火,经高温回火后残余奥氏体分解,渗层中碳和合金元素以碳化物形式析出,易于机械加工同时残余奥氏体减少,主要用于Cr-Ni合金钢零件。2)二次淬火+低温回火,将工件冷至室温后,再进行两次淬火,然后低温回火。这是一种同时保证心部与表面都获得高性能的热处理方法,两次淬火有利于减少表面的残余奥氏体数量。3)二次淬火+冷处理+低温回火,也称为高合金钢减少表层残余奥氏体量的热处理,多用于齿轮和轴类零件。苏州金属中性淬火原理真空渗碳不产生内氧(黑色组织),有助于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。
在整体的热处理工艺中,大致有“退火、正火、淬火和回火”等基本工艺,例如40Cr钢的退火工艺,将其加热到适当温度,进行缓慢冷却,获得其良好的使用性能,或者为淬火做准备。另外40Cr钢的正火处理,将工件加热至合适的温度后进行冷却,其效果与退火相似,只是获得的内部金属结构组织更为精细,能够改善40Cr钢的切削性能,或作为其较终的热处理。在40Cr钢的淬火处理中,将其加热保温后,在水、油或其他有积水溶液和无机盐等溶液当中进行快速冷却,使之变硬,同时也变脆。为了降低40Cr钢的的脆性,进行适当的回火,这“四把火”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,使40Cr钢材料的工件或的一定的强度和韧性,进行调制后,这种传统的热处理工艺成为时效处理。
行业使用情况,目前使用国内外真空设备的数量,椐不完全统计有2000余台套,其中分别在工模具、轴承、油泵油咀、液压件、齿轮、硬质合金等行业使用。模具制造的成本高,特别是一些精密复杂的冷冲模、塑料模、压铸模等。采用热处理技术提高模具的使用性能,可以大幅度提高模具寿命,有明显的经济效益。我国模具技术工作者十分重视模具热处理技术的发展。清洁工艺,真空热处理是清洁热处理工艺,它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,它可以提高产品质量,可以改变热处理车间的面貌,改善操作环境,是一个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。真空热处理是指热处理工艺的全部和部分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的,热处理质量较大程度上提高。
知识提问回答:1问:下一个脉冲开始之前,需要把上一个脉冲的乙炔和氮气抽空吗?答:不需要。问:不抽怎么控制压力呢?答:有一套系统,通过压力传感器,根据气体流量,控制真空泵的抽速,实现压力平稳。2问:怎么实现碳化物析出型渗碳?答:含有较多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材料,在真空渗碳时,就是碳化物析出型渗碳.3问:1cr17真空渗碳后性能有什么变化?答:1Cr17真空渗碳后,表面碳含量能达到3-4%,碳与cr形成大量细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,硬度和耐磨性大度增加。不过,该材料的防腐性下降很多。表面淬火时通过快速加热,使刚件表面很快到淬火的温度,在热量来不及穿到工件心部就立即冷却,实现淬火。苏州表面中性淬火哪家好
液淬是将工件在加热室中加热后,移至冷却室中充入高纯氮气并立即送入淬火油槽,快速冷却。双介质中性淬火价格
低压真空渗碳的优势很明显,但是缺点,肯定也是有的。1)设备成本相对较高。2)小件的装炉量和多用炉相比,会少一点。真空渗碳装炉时,特别是小件渗碳,层与层之间的间隙要有50mm左右。真空淬火:1)真空淬火与回火工艺:830~850℃×3min/mm预热,1080~1200℃×1~2min/mm加热后,气淬油冷;540~580℃×1~2h真空回火。2)真空脉冲氮碳共渗工艺:共渗剂成分(体积分数):50%丙烷+50%氨气,其工艺曲线见图6。真空炉在中小型企业及专业工模具工厂使用得比较普遍。特别是私人企业在刀具、工模具及电动工具等工件的淬火上采用真空炉的比率也在逐渐增多。双介质中性淬火价格